短视频为什么流行?怎么玩短视频?
一、PC星球
大约10年以前,人类还活在 PC星球,那时的生活状态是,每个家庭一部 电脑。
当时人类很信任一位智者,这位智者建了一个图书馆,将整个星球的信息都整理到这个图书馆里,并把图书馆的钥匙复制很多份,交到星球的每一个住民手里,这把钥匙叫做 - 搜索引擎。
人类很乐于用 搜索引擎 获取信息,一方面因为它的方便和快捷,一方面也因为它的中立和客观。
在这个星球上,信息是静态的,且呈树状分布,树的主干是搜索引擎。
人类与信息和谐相处,需要信息则进行搜索,不需要,信息就在那安好地躺着,不来打扰你。
直到有一天,在金钱的诱惑下,智者改变了初心,他修改了搜索引擎的“中立性”,让信息不再客观,智者变成了“恶龙”。
人类开始获取不到他们要的信息了,于是他们拆了智者的图书馆,移民到了移动星球。
二、移动星球
到了移动星球,人类的生活状态是,人手一部 手机,手机替代PC,成为获取信息的主要工具。
在这个星球上,人类不再聚在智者身边,而是分散在各地,靠一张张网络连接起来,这一张张网络,叫 社交网络,人类更相信 有社交网络背书的信息。
一张张的网络,有大有小,微信 和 微博,靠着PC星球时代就聚拢的信众,迅速成为第一和第二大的网络。
区别于PC星球,移动星球的信息不是静止而是流动的,像水一样,沿着各个网络互相扩散,而星球上人类接受信息的方式也由主动搜索,变成了被动接受。
人们被动地,接受着社交网络推送过来的信息,就像黑客帝国里,躺在营养液,脑后插管接受着母体信息的人类。
当然,人类还是有选择权的,对于推送过来的信息,人类可以选择蓝色药丸,接受,也可以选择红色药丸,拒绝,并回到现实世界。
这时人类还是可以与信息和平共处的,直到有一天...
有2张社交网络变得更智能,相比其他网络它们多了一个总控大脑,网络里的信息会先汇集到大脑进行计算,然后根据网络里每个人的喜好推送信息,它们称为“个性化推送”。
这2张网络一张叫头条,一张叫快手。
在算法的作用下,人类更多地服下蓝色药丸,他们舒服地躺在母体里,对这些信息甘之若饴,他们沉浸在虚拟世界不能自拔。
他们以为自己没有付出什么,而实际上付出了很多,因为主宰这个星球的社交网络,并不是无偿给人类推送信息的,作为交换,它们会跟人类要一件东西,这件东西叫 时间。
为了争夺更多的人类,以及他们更多的时间,社交网络间大打出手,它们把彼此的网络掐断,连上自己的网络。
三、短视频战场
这场战争,有2个胜者,它们成功织出了星球最大的其中2张网络,同时也获取了人类最多的时间。
其中一个叫快手,它知道在社交网络,越短小的信息传播得越快,人类也越容易接受,于是它选择的传播信息,叫 短视频。
一开始,快手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,因为它知道城市的对手太强大,比如老大哥微信随时可以把它干翻,另外城市也有一些做直播的社交网络异常强大,它不一定能引起关注。
它在农村迅速织网,很快笼络了几千万信众,这时它把触角伸向了城市,但城市的人类嫌它管子脏,不肯接上。
这时,另一网络 抖音 瞄准了城市这块空白地带,在 快手 短视频的基础上做了改良,它做了以下几件事情:
1. 瞄准 MV 这个细分市场,利用它自带的时尚、酷的概念,提高城市人群的接受程度;
2. 极大降低 MV 制作门槛,只需对口型做动作再配上自带的音轨,即可完成一段MV;
3. 标准化短视频,比如规定它的长度在15秒左右;
4. 提高使用体验,比如下滑切换下一个短视频;
5. 找社交网络里有最大话语权的KOL来推广。
这些方式新鲜且有效,它迅速占领了快手垂涎的 城市地区,整个星球呈现双足鼎力的形势。
回顾一下短视频这个战场,以下2点让它们胜出:
1. 瞄准碎片化视频这个空白市场,把这个市场迅速标准化;
2. 用算法,让信息的分发更快地触及目标人群。
四:思考
在社交网络时代,不管是公司还是个人,都在织出更大的网络,占领人群,占领时间,因为这关乎它们的利益。
短视频必定是大风口,大红利
但是短视频玩法越来越专业,怎么才能寻找突破口?
你了解过微信里的抖音吗?
你想在30秒实现短视频制作吗?
你想自己拥有微信抖音吗?
你想让你的微信粉丝快速变现吗?
赋能微信粉丝群+短视频+精准数据,增加粉丝粘性,快速进行裂变 创造收益!